婴幼儿记忆能力及其发展规律

什么是记忆能力?

记忆能力是人们将感知过、操作过、思考过和体验过的事物在大脑中进行识记、保持和再现的一种能力。记忆是储存和提取知识经验的库房,具体包括图象记忆、实物记忆、数字记忆、词汇记忆等。

培养记忆能力的重要性?

记忆是婴幼儿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,是经验积累或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,是婴幼儿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。

记忆能力在认知结构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,一切知识都需要通过记忆才能获得。记忆能力是掌握基础知识,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。如果没有较强的记忆能力,那么观察能力、想象能力、思维能力、创造能力都不会得到很好的展示。

记忆是认知活动的仓库。婴幼儿依靠记忆保持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;借助于记忆保存的材料,使思维的加工制作得以实现;依赖记忆保持的形象,使孩子具有想象力。如果一个孩子的记忆产生缺陷或有了障碍,那么他就难以获得新的知识经验,已经获得的知识也会遗忘,智力活动也难以进行。

记忆不仅起着储存知识经验的作用,而且还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。孩子可以借助于较丰富的原有经验,更好地进行观察活动。

一切知识的积累、技能与技巧的掌握,习惯的形成都与记忆有密切的关系。记忆在人类的学习、生活和工作中极为重要。

婴幼儿的记忆能力是怎样发展的?

  • 婴儿从一出生就具有了形成记忆的能力,并通过各种感官对自己周边常见的事物产生记忆。婴儿记忆时间的长短是随月龄的增加而发展的。在记忆的发展过程中,婴幼儿的再认识能力也在不断加强。
  • 7-9个月,婴儿能想起不在眼前的人或物。妈妈、爸爸以及其他许许多多事物都已经印在了他的脑海里,他无需任何具体的提示就能想起他们。
  • 9-12个月,婴儿的活动记忆能力开始发育,他的大脑已经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发生在他面前的事情,并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模仿。
  • 1-2岁,婴儿随着脑容量的增加,记忆力开始迅速增强,已经能够长久地记忆他经历的一些事情以及他接触到的事物。
  • 2-3岁,随着语言的发展幼儿的记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。这时期幼儿的记忆能保持几个月。
  • 4-6岁,由于活动的复杂化,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,记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起来。孩子不但能记住一些直接的经验,而且能记住一些间接的经验;不但能记住一些直观的材料,而且也能记住一些抽象的材料。但孩子记忆的精确性较差,常常被大人误解为故意撒谎,需要有意地采取措施来发展儿童记忆的精确性。